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在宣城市重要輸電通道成功部署單光子量子激光雷達,為輸電通道山火及雷暴災害預警提供全新的監測技術手段,提升電網防災減災能力。
重要輸電通道支撐清潔能源電力跨省消納和電網跨區域資源調配,由于輸電距離較長,沿途地形、氣候復雜多樣,其安全運行常常受到山火、雷暴、地質災害等威脅。
安徽地處華東腹地,省內共有9處重要輸電通道,全長745千米,規模居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系統前列。針對重要輸電通道山火監測及雷暴預警需求,國網安徽電力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發了電網災害預警單光子量子激光雷達,并在宣城重要輸電通道先應用。
相比傳統監測手段,單光子量子激光雷達具有探測距離遠、空間分辨率高、全天候工作等優勢,能夠對大氣煙霧和氣溶膠等顆粒物開展高精度實時監測。在山火監測方面,量子激光雷達能夠精準識別15千米范圍內的突發火災煙霧,實現山火溯源定位和告警,解決現有視覺類監測手段無法透霧觀測、遠距離分辨能力差、夜間觀測距離下降等問題。同時,量子激光雷達能夠探測云層高度、厚度等信息,為雷云識別及移動預測提供更加精準的數據支撐,解決現有基于氣象衛星的數值天氣預報時效性不足、小尺度范圍觀測精度低等問題。
宣城有3處重要輸電通道,長211千米,其中137千米通道經過植被茂密林區。此次在宣城部署的單光子量子激光雷達能夠覆蓋周邊多條超高壓和特高壓輸電線路,借助該激光雷達高靈敏探測手段,能夠為重要輸電通道提供高精度的災害預警的服務,實現火災煙霧的精準識別和突發火災預警,并為雷電臨近預警提供高精度雷云信息。
據介紹,國網安徽電力將繼續加強量子技術應用,擴大單光子量子激光雷達的應用范圍,后續將在池州、安慶等地的重要輸電通道上安裝部署,更好保障電網安全運行。

一、產品簡介(LYWHX-9000B電力市場需求“衛星定位無線核相儀"使用指南)
用于遠距離(相距300米~800千米)核對高壓相位是否同相,相序顏色是否標注正確。也可用于近距離并網或環網核相。儀器適合1V~220KV輸電線路帶電作業和二次側帶電作業,具有高壓驗電功能。
儀器采用無線傳輸技術,操作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克服了有線核相器的諸多缺點。儀器采用GPS授時技術,兩臺(或多臺)儀器可以相隔幾百公里核相。
二、工作原理(LYWHX-9000B電力市場需求“衛星定位無線核相儀"使用指南)
發射器可以判斷線路是否帶電,測量線路相位和頻率,并將測量數據發送給主機,主機由GPS授時后同時測量,計算兩臺主機相位差值即為兩線路相位差值,判斷兩線路同異相。
儀器測量原理的核心是兩主機同步測量的時間差異,采用GPS授時將兩主機的時間同步,其同步差異小于10納秒。由此引入的相位誤差小于0.1度。
三、安全事項(LYWHX-9000B電力市場需求“衛星定位無線核相儀"使用指南)
1、現場測試時,應按電力門高壓測試安全距離標準進行操作。
2、標準配置絕緣桿3米,對應電壓等級為 ≤ 220kV。如測量線路電壓高于220KV時,請使用長度大于3米的絕緣桿。
四、技術參數(LYWHX-9000B電力市場需求“衛星定位無線核相儀"使用指南)
1、相位差準確度:偏差≤5°。
2、頻率準確度:±0.1HZ。
3、電壓測量范圍為1V~220KV。
4、發射器和接收主機的極大傳輸視距約100米。
5、結果判斷(同相、異相)相位差≥30°為異相,相位差<30°為同相。
6、兩GPS主機測量距離300米~800千米。
7、根據GPS信號強弱自動切換GPS模式和授時模式。
8、真人語音提示測量結果和操作步驟。
9、302*240彩屏同時顯示線路相位差、頻率、失量圖、電池電量、測量時間、經緯度、衛星數量、GPS信號強度等信息。
10、無操作1小時自動關機。
11、發射器和接收器均內置可充電鋰電池,且電池可拆卸更換。
12、主機電池容量為2500mAH,發射器電池容量為350mAH。
13、高壓測量時泄漏電流<10uA。
14、發射器工作功耗<0.1W,接收主機工作功耗<0.3W。
15、工作環境:-35℃--- +45℃ 濕度≤95%RH。
16、儲存環境:-40℃--- +55℃ 濕度≤95%RH。
17、整機重量:約11KG。
18、儀器包裝尺寸:長89cm*寬26cmm*高11cm*2個。
五、簡介(LYWHX-9000B電力市場需求“衛星定位無線核相儀"使用指南)
1、儀器外觀簡介

2、儀器操作簡介
| 指示燈: 異相紅燈亮:兩線路異相。 同相綠燈亮:兩線路同相。 充電紅燈亮:正在充電。 充電綠燈亮:電已充滿。 按鍵: 1)長按開機或關機。 2)短按近程測量模式和遠程測量模式切換。 補充: 1)右上角有電量指示; 2)*下端有充電接口插孔。 |
| 指示燈: 測量時:紅燈和綠燈交替閃爍。 充電時:紅燈亮正在充電,綠燈亮已充滿。 蜂鳴器: 接觸到高壓帶電線路則蜂鳴器響2秒,表示線路帶電。 安裝螺孔: 與伸縮絕緣桿相連。 充電孔: 充電時:連接充電器。 自檢時:連接測試線接地端。 檢測時:連接接地線。 |
| 指示燈: 開機時:工作指示燈為紅色常亮。 測量時:工作指示燈為綠色常亮。 充電時:充電指示燈充電為紅色充滿為綠色。 蜂鳴器: 接觸到高壓帶電線路則每隔4秒蜂鳴一次,表示線路帶電。 彈力帶: 將采集器貼于母排,用彈力帶捆綁安裝。 充電孔: 充電時連接充電器。 |
3、儀器自檢方法
發射器連接測試線(操作圖如下)。發射器啟動,蜂鳴2秒,紅綠兩指示燈交替閃爍。接收主機開機,在測量界面顯示對應發射器信息。則發射器與主機工作均正常。異常現象及其處理,請詳見儀器檢查與故障判斷。

提示:
如果測量度數為180°,將一個測試線插頭左右對調即為0°。因為火線與零線對調后,兩線相位差為180°。
自檢時兩發射器與接收主機的距離大于0.5米為宜。當距離小于0.2米時,可能只連接了1個發射器而主機顯示2個發射器信息。此現象為正?,F象,不影響儀器使用。當2個發射器都接電時,儀器顯示不受短距離影響。
自檢測試線插頭內有限流電阻,人接觸鱷魚夾不會引起觸電,以保證人身安全。

近日,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完成電網地理信息系統的自主可控適配改造及遷移工作,成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系統第1家完成改造的單位。此項工作由國網湖北電力信息通信公司具體實施,實現了電網地理信息系統軟件、硬件的全國產化替代。
據介紹,改造完成后,電網地理信息系統采用國產芯片服務器、操作系統及數據庫,系統響應速度較原來提升40%,數據泄露風險大幅降低,提升了電網核心業務數據安全水平,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自主可控的數據安全保障。
作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電網地理信息系統自主可控改造試點單位,國網湖北電力統籌資源、技術、安全三大核心環節,全面推動軟件、硬件國產化改造。在自主可控選型方面,該公司牽頭完成服務器、存儲設備、數據庫等軟件、硬件資源的申請與合規性評審;在系統部署方面,聯合系統研發廠商和云平臺服務商攻克組件適配、數據遷移及業務割接等關鍵技術難題,完成5項技術方案評審與優化,突破2項自主可控適配技術瓶頸;在系統測試方面,開展性能測試與滲透測試,累計執行壓力測試場景100余項,完成漏洞掃描20余次,確保系統功能、性能及網絡安全指標全面達標;在業務割接方面,應用自研的數據一致性同步工具縮短檢修時長,并采用域名割接方式實現對側集成系統無感切換。
上海來揚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